首页 > 精选解答 > 个人债务精选解答 > 银行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银行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时间:2024.10.06 标签: 债权债务 个人债务 阅读:1007人
律师解析:
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诉讼时效仍为3年,借条,债务人未在借条中写明具体偿还日期的,只是属于双方对此债务的履行约定不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是的。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借条无论是打印还是手写,都可以。只要借条是依法订立的,就具有法律效力。除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条以外,借条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手写形式的借条,只要意思表达真实,不违反法律的规......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借钱不还如何起诉

    谢俊生律师

    1、撰写民事诉讼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法院递交,当事人不知道怎么做的,可以委托律师进行操作。2、法院会进行审查是否立案,案件受理后,法院会给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诉讼费用。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5、庭审结束后等待判决结果。

    播放量:1291 2022-06-23
  •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都有哪些

    敬雯婧律师

    诉前:1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等。诉中:需要对争议的财产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等。

    播放量:704 2022-06-08
  • 债权人能扣押债务人财产吗

    敬雯婧律师

    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基于合法原因债权人已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扣押。

    播放量:651 2022-06-08
李朝律师

上海国翎(西安)律师事务所

李朝律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专业领域: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征迁补偿,婚姻家庭,执业以来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上百起,办案经验丰富,作风务实,思维敏捷,善于换位思考、高效沟通。执业期间坚持正义,精于钻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深得当事人信赖和认可

咨询该律师
  • 欠钱6000如何找律师帮忙要回

    1970人阅读

    当欠款达6000元想找律师帮忙时,首先要准备好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如借款合同、借条等。随后与律师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和收费标准。律师会先发律师函催告债务人还款,若对方仍不还,会起草起诉状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有时间和费用成本,但能有效维权,当事人要配合律师工作。

  • 法院执行借款利息时怎么计算出来的

    1031人阅读

    法院执行借款利息依据法律规定与当事人约定。借款合同明确约定利息计算方式且合法的,按约定算,通常是本金乘年利率除以365或360再乘借款天数。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起诉后按LPR算。迟延履行期间加倍利息,依《民事诉讼法》,被执行人未按时履行金钱义务需加倍付息,加倍部分按特定公式计算。

  • 个人债务利息多少

    1842人阅读

    个人债务借款合同中利息数额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法律对利息上限有规定且会因情况变化。若未明确商定利息,出借方索要利息法院一般不支持;约定利率未超年利率24%,出借方索要约定利息法院会支持;若超年利率36%,超出部分约定无效,借款人可追讨已付超36%部分利息,法院会支持。

  • 父亲欠钱被法院传唤应注意什么

    1318人阅读

    当父亲被法院传唤时需留意:务必按时到庭,特殊情况提前申请延期;法庭上不可撒谎或歪曲事实,如实陈述;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如借款合同、转账记录等;严格遵守法庭纪律,听从法官指挥;若对法律程序或自身权利有疑问,庭后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