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兰台(成都)律师事务所
韩海东,法学学士,系北京兰台(成都)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担任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擅长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婚姻家庭、合同纠纷、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及商事诉讼和仲裁。2016年进入甘肃法音律师事务所(兰州)实习,2017年在四川万帆律师事务所(成都)入职为咨询律师,执业期间参与了涉黑涉恶、上市公司破产重组等重大案件的代理,并担任多家政府机关和企业的法律顾问。
咨询该律师在讨论事故逃逸是否构成犯罪时,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其一,事故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如出现人员死亡、三人以上重伤,且肇事方需承担全责或主要责任。其二,判断是否构成逃逸的关键在于肇事者是否明知发生事故,却仍然逃避法律责任并逃离现场。不知晓事故发生而离开现场的情况,不被视为逃逸。对这一问题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后果和主观心理等。
小型事故逃逸的相应处理措施以及是否可能面临拘留在小型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选择逃逸的行为者,将被交通管制部门予以处罚款,罚款金额在200至2000元之间,此外,还可能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款,面临最长15天的治安拘留。若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导致了严重的事故,例如致使他人重伤或死亡,或者造成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重大损失,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责任及解决策略研究关于非机动车肇事逃逸事件的处置措施如下:首先,若该类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程度,将面临200元至2000元以下罚款以及15天以内的拘留处罚;其次,若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存在逃逸行为的,则要接受3年至7年的有期徒刑惩罚;最后,如因逃逸行为而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则需承担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责任。
若肇事逃逸司机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时,受害方当事人可先行向该逃逸者所投保的机动车辆交通强制保险寻求补偿。在保险公司赔付之后,剩余款项不足以弥补受害人损失的情况下,受害方可与肇事逃逸司机协商,约定分期付款或延迟支付等方式进行赔偿。
若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未能尽责而选择逃离现场,此行为尚未达到犯罪标准,其处罚将根据具体情节轻重程度进行判定,最轻为罚款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同时面临最多十五天的行政拘留。此外,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身禁止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