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施工合同纠纷精选解答 > 工程内部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工程内部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时间:2024.12.26 标签: 建设工程纠纷 施工合同纠纷 阅读:816人
律师解析:
工程内部协议有效,工程内部协议只要签字或者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无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九条
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装修合同签署时的注意事项包括:1、设计图纸是否出具完备;2、施工报价是否按照设计图纸的方量报全;3、所签合同条文及格式是否规范,要求约定工期、付款方式、增减项目、保修条款......

彭鑫律师
彭鑫律师
13168727286
咨询我

违反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责任如下:一、因勘察设计质量低劣或未按期提交勘察设计文件拖延工期造成损失,由勘察设计单位继续完善设计,并减收或免收勘察设计费,直至赔偿损失。二、工程......

彭鑫律师
彭鑫律师
13168727286
咨询我

设计合同可以约定质保金,也可以不约定,是否约定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质保金并不是设计合同的必备条款。所谓项目工程质保金是指为落实项目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维修责任,建设单位与施......

彭鑫律师
彭鑫律师
13168727286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建设施工相邻纠纷的种类有哪些

    郑晓龙律师

    1、因宅基地使用而产生的相邻权纠纷2、因用水、排水产生的相邻权纠纷3、因修建、施工产生的相邻权纠纷4、因排污产生的相邻权纠纷5、因通风、采光、噪声产生的相邻权纠纷。

    播放量:1174 2022-06-07
  • 离职后建造师证书被企业恶意扣押怎么办

    郑晓龙律师

    首先与其进行协商,让公司知道并且明确其恶意扣押离职人员证书是违法行为,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职工的押金和证件,可以去劳动仲裁部门进行投诉,这也是通过法律手段要回证件的辅证。

    播放量:1046 2022-06-07
  •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郑晓龙律师

    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需要征收的,其进度符合施工要求;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并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等等。

    播放量:1018 2022-06-07
彭鑫律师

广东四为律师事务所

2005年开始在深圳从事律师工作, 具有20多年的律师执业经历。现为广东四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执业经验及领域:彭鑫律师法学功底深厚,工作作风踏实严谨,待人坦城,长期致力于法律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多年上市公司的法律服务背景,擅长对大型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程序设计及解决方案。具有超强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能力。长期为生各企业单位、个人提供法律服务,现担任几十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处理了大量的诉讼及非诉讼法律纠纷。尤其在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债务清算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诉讼及非诉讼办案经验,是一名在具备综合办案能力的实力型专家律师,其名下拥有完善的律师服务团队,能够高效、及时、精准的解决当事人的各类问题。

咨询该律师
  • 施工没有合同怎么追回施工费

    1058人阅读

    当施工无合同要追回施工费时较为复杂。首先要仔细收集施工图纸、验收记录、沟通邮件等相关证据,这是主张费用的关键。接着与对方诚恳协商,表明其支付义务。若遭拒可起诉,诉讼时要详细说明施工情况及费用计算依据。因无合同,证据收集和费用认定有难度,可聘专业律师维护权益,要谨慎对待每个环节。

  • 实际施工人代位求偿权的规定有哪些

    1069人阅读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实际施工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规定主要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当转包方等未及时主张到期债权影响实际施工人债权实现时,其可依法提代位权诉讼,法院应支持。但需满足几个必要条件,且主张时要承担举证责任。

  • 实际施工人代位求偿权怎么算

    1207人阅读

    在审理建筑物等承建合同中,“实际施工人”的代位追索权益常被提及。该权益指转包或违规分包商未适时向发包方主张到期债权致实际施工人受损时,实际施工人可自行申请代其行使相关权益。其实现需满足四个必要条件,赔偿金额核算通常参考应得未得工程款,综合合同条款、工程质量、已付款项等因素确定。

  • 工程被挂靠公司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1480人阅读

    一般情况下,被挂靠公司常需承担连带责任。若挂靠行为违法且被挂靠公司在工程建设行为上有过错,如监管不力、提供虚假资质等,对外担责时可能被认定共同侵权,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否担责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挂靠协议约定、双方具体行为等实际情况判断。遇到此类情况,应收集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明确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