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人阅读
在我国现行法律下,未满十八岁未成年人原则上不具备独立去法院立案资格,因其在法律上被界定为部分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过,当他们身心健康受侵害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诉讼。十六至十八岁且以自身劳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自行立案。总体而言,多数情况下未成年人需法定代理人协助行使诉讼权利。
1259人阅读
司法拘留决定书作出后通常及时启动执行程序,执行机构会尽量提前安排以维护法律威严。不过,实际执行时间可能受特殊情况影响,如被拘留人健康不宜立即执行、需核实情况等,导致执行延缓。但这种延迟短暂,障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并展开执行。虽无明确法定最高限制,执行机构会遵循合理合规原则尽早执行。
1854人阅读
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三种。行政拘留一般不超15天,多种违法最长不超20天;刑事拘留常规不超37天,可能转变措施;司法拘留通常不超15个自然日。影响拘留期限和自由权的因素复杂,行政拘留释放日期取决于违法情节,刑事拘留依案情侦破、证据收集等判定,证据不足或犯罪事实不成立,被拘留者将法定获释,需综合多因素评断。
1944人阅读
拘留有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三种形式。行政拘留期限1至15日,无固定4天规定;刑事拘留通常14天,特殊可延长至37天;司法拘留15日以下。从时间看,拘留可能有4天。实际操作中,拘留期限依类别和案件具体情况判定,符合法定范围的拘留可能有4天处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