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子女抚养精选解答 > 现在离婚孩子抚养费一般判几年

现在离婚孩子抚养费一般判几年

时间:2024.10.21 标签: 婚姻家庭 子女抚养 阅读:1014人
律师解析:
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费一般是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
水平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也就是16周岁以下,父母必须支付抚养费,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视情况给付,18周岁以上就不再给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三条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抚养费拖欠多久可以起诉,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您认为已经超过你们约定的期限没有支付抚养费,就可以到法院起诉了,起诉时要注意,起诉的原告应当是孩子,您是作为孩子的法定监代理......

离婚后一方行使探视权一般是不可以带走孩子的,但是经过对方同意一般是可以的。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

抚养义务是不可以放弃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个人是不能自行处置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作为生活保持义务,是无条件的,子女一旦出生,父母无论......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会坐牢吗

    万鹿勇律师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不给子女抚养费不至于坐牢,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播放量:311 2022-06-09
  •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标准

    易轶律师

    如果孩子2周岁以下的话,抚养权会归由女方抚养;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则会参考孩子的意见。孩子2到6周岁,此时抚养权参考的因素最多,建议您收集平时您照顾孩子更多,您的经济条件优于对方,工作稳定性更强等证据证明您的抚养条件优于对方。

    播放量:777 2022-06-09
  • 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刘双律师

    指定监护适用的条件是监护人对承担监护责任有争议。争议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后一顺序的人不同意由前一顺序的人担任,或同一顺序的人相互争着要当监护人的。

    播放量:307 2022-06-09
胡水清律师

浙江清清律师事务所

胡水清律师,现任浙江清清律师事务所主任,2015、2017年度被义乌市律协评为“义乌优秀律师”。2017年至今担任浙江法学会浙藉法学家研究会理事。2016年度被法律xx网站评为“十大精英律师”。2017年被X法网评为“婚姻家事专业站首席律师”。主攻婚姻家事(特别是离婚财产分割、房产纠纷、分家析产、继承)以及刑事案件。曾担任多起资产上亿离婚案件代理律师,都达到满意的效果;刑事着重擅长取保候审以及刑事辩护(无罪、减轻)。本律师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专业,专心,专注的对待每起案件,努力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咨询该律师
  • 分居离婚抚养权归谁抚养

    1163人阅读

    分居离婚时,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分配非依固定标准,要综合多因素评估判断,如子女年龄、意愿,双方抚养能力、条件,家庭生活环境及特殊情况等。子女年幼时,法院倾向把抚养权判给能提供稳定优质生活环境与周全照顾的一方;子女满八岁,其意愿是重要考量因素。法院判决始终以保障子女权益最大化为原则。

  • 离婚后抚养费纠纷何时开庭

    1288人阅读

    离婚后因抚养费纠纷引发的诉讼,开庭日期难以预估,受法院案件处理进度、排期规律、传票送达等诸多因素影响。从原告起诉到开庭可能需数月,期间法院会依法做准备工作,如向被告发通知、组织证据交换等。当事人务必关注法院派发的传票,上面会注明开庭具体日期和场所。

  • 婚外生子男方抚养费的规定是什么

    1699人阅读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方在外与他人所生孩子,男方仍有抚养责任。抚育金额需结合子女实际需求、双亲经济能力、当地生活水准等具体情形分析。有稳定收入的父亲,每月抚养费占月总收入20%30%,负担两个及以上子女可适度提高但不超50%;无固定收入的父亲,抚养费参考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按上述比例计算。

  • 抚养权归谁小孩的户口就跟谁吗

    1068人阅读

    抚养权归属与孩子户口没有必然因果联系。抚养权确立主要考量对孩子最有利因素,如父母养育能力、孩子意愿、生活环境等。户口受实际居住地、地区管理需求等影响。即便抚养权归一方,另一方仍能通过友好协商或法定程序,争取让孩子户口留在原户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