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保障精选解答 > 长期病假的年休假还能享受吗

长期病假的年休假还能享受吗

时间:2024.12.10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保障 阅读:1054人
律师解析:
长期病假年休假一般不可以享受。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法定假日是不可以调休的,不能在法定假日上班后再补休一天。因此只要在法定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劳动者日工资的三倍。公休日调休,如果用人单位可以及时安排劳动者进行补休......

不可以。一般情况下,单位不可以辞退怀孕女工。如果职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就必须继续履行,若单位违法辞退怀孕女工,就需要支付该员工的赔偿金,工作满一年赔偿两个月的工资。......

个人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可的其他证明材料,在1个月内到社保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向社保机构申请失业保险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单位安排高温室外加班是合法吗

    钟玉琳律师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37摄氏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播放量:944 2022-06-07
  •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法人负什么责任

    刘婉芬律师

    民事责任: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播放量:687 2022-06-07
郭培员律师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

郭培员律师,办理了大量的刑事辩护、公司经营、劳动工伤、合同事务等纠纷案件,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耐心负责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郭培员律师思维敏捷,法律专业知识娴熟,办案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法律法规;熟悉各类公文、法律文本的书写;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擅长与人交往,有较好的团队精神。 郭培员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深得当事人好评。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是本人服务宗旨。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经常出庭、来往看守所等办案机关,不可能时刻盯在网上回复您的问题,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

咨询该律师
  • 医疗期满公司不续签合同怎么补偿

    1934人阅读

    依据《劳动合同法》,医疗期满后公司不续签合同属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情形,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公司工作年限N年计N个月工资,月工资为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应延续至情形消失时终止,公司凭不符合续签条件等不续签应支付经济补偿,违法解除或终止需按经济补偿标准两倍付赔偿金。

  • 跖骨骨折停工有几个月休息

    1328人阅读

    跖骨骨折后停工休息时间约3-6个月,具体时长受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人恢复情况影响。单纯骨折且保守治疗,如打石膏固定,3-4个月左右可复工;粉碎性骨折或手术治疗,恢复慢,可能需5-6个月甚至更久。停工期间用人单位按工伤医疗期规定付工资,确定具体时长应遵医嘱。

  • 哺乳期几个月结束

    1094人阅读

    哺乳期一般为12个月。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女职工的劳动时间或安排其夜班,且每天应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多胞胎每多哺1婴每天增加1小时。但因地区和公司政策差异,实际情况有别。想了解准确哺乳期信息,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专业劳动律师。

  • 公司不支付产假工资可以提被迫离职吗

    1048人阅读

    若雇主未履行产假期间薪资支付义务,工作者有权被迫辞职。女性在职人员生育期间依法应享有产假及薪酬待遇,雇主拒绝或未妥善履行该职责属违法行为,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当雇主持续违法,给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时,劳动者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请求是合理正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