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财产分割精选解答 > 离婚财产分配女方能拿的标准有哪些

离婚财产分配女方能拿的标准有哪些

时间:2024.10.25 标签: 婚姻家庭 财产分割 阅读:1499人
律师解析:
离婚财产分配,对于共同财产的部分,女方一般可以拿一半;对于男方的个人财产,女方无权分配。
如果男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男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夫妻一方不同意还能离婚,可以提起诉讼离婚,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就会判决离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

1、夫妻离婚孩子名下的财产属于孩子所有,不是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不予分割。2、夫妻离婚的时候只能对夫妻共同的财产进行分割,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归孩子所有的,所以不能分割子女财......

1、离婚只要不同意分财产就可以进行诉讼离婚。2、诉讼离婚是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协议离婚后财产可以重新分配吗

    周玲律师

    1、离婚时,未对婚姻续存期间财产进行分割,离婚后双方可协议分割或通过法院诉讼分割:2、离婚时,一方隐瞒或藏匿婚姻期间属于夫妻共有的财产,离婚后被对方查获,对方可通过法院诉讼要求重新分割。

    播放量:1021 2022-06-09
  • 婚前财产公证流程

    周玲律师

    1、当事人要准备好公证需要的材料。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能证明财产属性的证明等。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4、双方当事人当着公证员的面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程序履行完毕。

    播放量:832 2022-06-09
  • 夫妻一方去世共同财产应该如何分配

    万鹿勇律师

    1、夫妻共同财产分配。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共同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2、夫妻死亡一方遗产分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播放量:596 2022-06-09
周建飞律师

江苏渟泓律师事务所

周建飞,江苏渟泓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2003年开始执业,曾任区律协知产委副主任,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取证、诉讼及专利无效宣告口审代理等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从业十多年年来,办理知识产权、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领域的近千件案件,担任多个公司的法律顾问,工作作风严谨踏实,为人诚实守信,办案经验丰富。

咨询该律师
  • 小三转钱给男的,男方需要归还么

    1388人阅读

    在特定情形下男方常需承担偿还责任。从法律看,若第三者转款给男方因违背公德,有不当得利之嫌。现行法律维护合法财产权益,若该转款损害男方配偶财产权,配偶有权以夫妻共有财产被侵犯为由要求男方返还。但具体是否偿还及金额,要综合转账性质、金额、当事人意愿等评估,总体上男方偿还义务较重。

  • 离婚时候房子怎么处理

    1879人阅读

    离婚案件中,房屋处置首先看是婚前还是婚后财产购置,以及双方有无书面约定。婚前一方购置的房屋,通常归该方;婚后购置的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分割时,双方可协商确定所有权归属,若协商不成则由法院裁决,法院会依据双方经济实力、对家庭贡献度等具体因素作出公平判令。

  • 出轨的婚姻离婚财产分割怎么分配

    1608人阅读

    在涉及方过失的婚姻关系离婚财产分配时,裁定倾向无过错方。法院审理会全面考虑夫妻资产状况、子女抚育责任、婚姻持续天数等诸多因素。若证实有婚外情,无过错方有机会获较高比例财产权益,但结果不必然,财产分配要遵循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

  • 坐牢离婚抵押贷款如何分割

    1037人阅读

    刑罚本身不直接影响夫妻共同财产分配。婚姻存续期内的抵押贷款常被认定为共同债务。财产分割时,先明确共同财产范畴,如个人收入、房产、车辆等。若贷款用于共同生活或商业活动,双方共担债务。分割还会综合考虑双方经济状况、家庭贡献等,优先保障未判刑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