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自诉案件的诉讼时效并非因罪名而异,而是根据最高刑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来说,最高刑罚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五年后不再追诉;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十年后不再追诉;十年以上的,十五年后不再追诉;无期徒刑或死刑的,二十年后不再追诉。如果已经超过追诉时效,但二十年以内仍需追诉的,则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刑事自诉案件展开后,其诉讼时效具有中断的可能性。所谓中断,就是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为法定原因,之前的所有时效都失效了,需要重新计算时效。在处理刑事自诉案件时,如果自诉人向法院起诉、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其他有管辖权的机关主张权利等,都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可不是刑期长短说了算的。一般来说,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时效五年;五年至十年的,时效十年;十年以上的,时效十五年;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时效则长达二十年。但是,如果二十年以后还想追诉,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准。
不同罪名和情节的刑事自诉案,其诉讼时效也不同。一般来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诉讼时效为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案件,诉讼时效为十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诉讼时效为十五年;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案件,诉讼时效为二十年。如果超过二十年还需要追诉,必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时效,按照《民法典》来确定。通常,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损以及赔偿责任人开始计算。不过,要是法律有特殊规定,就按照特殊规定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案件审理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