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债务债权精选解答 > 高利贷强占房屋怎么办

高利贷强占房屋怎么办

时间:2024.10.27 标签: 债权债务 债务债权 阅读:1314人
律师解析:
1、债主强占债务人房屋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债务人有权要求债主离开房屋,如果不离开的,债务人可以报警
2、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主是对债务人享有特定权利的人,债主有权要求债务人偿还欠款的,债主追讨欠款要采取合法的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若造成对方轻伤及以上,还可能构成刑法的故意伤害。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不会。欠银行的钱,银行起诉后,只有配偶有共同偿还债务的义务,其他直系亲属没有还款责任。2、持卡人与直系亲属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不因血缘关系的存在而混同。持卡人的债就......

根据民诉法的相关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属于......

根据民法典,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债务违约并不属于侵权行为,民法典规定,国家债务违约......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债权人撤销权起诉状要怎样写

    谢俊生律师

    一、原告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二、被告: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等;三、第三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四、写明案由。五、写明事实和理由。六、落款的具体时间和具状人。

    播放量:1017 2022-06-07
  • 债务转移要满足条件有哪些

    谢俊生律师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4、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

    播放量:527 2022-06-07
  • 网贷逾期就是不还会怎样

    沈阳律师

    借款人逾期不还款,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贷款机构选择起诉,那么就可能被要求强制还款,欠款人名下相当于欠款数额的资产就会被冻结。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播放量:710 2022-06-07
徐秀毅律师

山东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

徐秀毅,山东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法学本科专业,主要专业领域为公司法律事务、合同纠纷、股权投资与并购等领域,并担任多家公司、事业单位法律顾问。自工作以来,徐律师以认真负责、专业性强的工作特点深受委托方的信任。

咨询该律师
  • 欠了300元会被起诉吗

    1301人阅读

    从法律层面看,欠款300元有被起诉可能。民事法律中,债权债务关系不论金额都受保护,债权人满足起诉条件,如原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明确被告等,即可起诉。但实际中,因300元金额小,债权人会考虑诉讼成本,多倾向协商、调解等温和方式追讨欠款。不过,起诉的可能性仍存在,具体方式依实际情况而定。

  • 债务胜诉对方没钱还律师费怎么算

    1932人阅读

    债务胜诉后对方没钱偿还时,律师费承担有多种情形:委托代理合同有明确规定则依约定;一般由委托人承担;合同约定败诉方承担且不违背法律强制规定,可向败诉方主张;合同无约定时,特殊情形如侵权纠纷,法院会依具体情况判决败诉方承担部分或全部。确定承担方式需结合合同与案件实际综合考量。

  • 借了多少钱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

    1270人阅读

    法律上没有固定借款金额标准决定能否起诉,无论金额大小,借款人未履约,出借人都有权起诉。不过从实际操作和成本效益看,借款金额小起诉成本相对高,不太划算,如一两百元。金额大则起诉较合理。所以不能单以金额决定是否起诉,要综合多种因素。如需法律解决,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 共同债务人包括父母吗

    1341人阅读

    在法律层面,共同债务人是否包括父母依具体规定和债务情况而定。子女因合理需求产生债务,父母若在经济上支持或承诺共担,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人,如子女重病父母愿分担费用。若是子女个人不合理行为致债,父母通常不会被认定,关键看有无共同债务意愿及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