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辞退怀孕女职工有哪些赔偿

辞退怀孕女职工有哪些赔偿

时间:2024.10.14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096人
律师解析:
1、辞退孕妇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孕妇个人赔偿金,也就是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3、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87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7条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劳动合同法》第36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2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未及时签订书面正式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主张双倍工资经济赔偿,但是赔偿工资标准最长不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了劳动合同被辞退的,可以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待遇的标准来进行赔偿,不满一年的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但如果是属......

可以。单位拖欠工资,如果经劳动者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逾期不支付的,则要按照应付工资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来给劳动者赔偿。并且原先拖欠的工资也要及时支付给劳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朱鹏霄律师

河北冀凯律师事务所

毕业于河北大学,自执业以来,专注用自己所学知识,成功代理过多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婚姻家庭纠纷的案件,使得每一个当事人都获得公正、公平的结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 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咨询该律师
  • 签了合同拖欠工资的怎么赔偿

    1760人阅读

    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薪酬被拖欠时,依法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发。若用人单位经人社部门通知仍拒不支付,劳动者可主张50%至100%赔偿,可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并获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此时建议劳动者保管好相关备证文件,通过合法途径如向劳动监察机关申诉或向仲裁委申请来维权。

  • 工资5000违约金一般是多少

    1847人阅读

    违约金金额的确认并非单纯参照员工薪资水平。在劳动法制度下,除劳动者违反服务期限或竞业禁止协议,企业无权设含违约金的附加条款。有服务期限协议时,违约金不超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总额,索赔不超未履约部分分摊的培训费。涉及竞业禁止协议,违约金需双方依法公平商议确定,具体金额依合同条款和法规综合评估。

  • 暑假工违约能拿工资吗

    1777人阅读

    针对暑期实习生工资问题,需细致分析哪方违约并查看合同条款。实习生若未履行合同义务可能被判定违约。只要提供劳务就应获薪酬,但因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雇主可能按合同扣除部分工资,扣除不超当月薪资百分之二十,且扣后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能否拿工资及数额需依事实评估判断。

  • 工资延误发放怎么补偿

    1413人阅读

    薪酬延迟发放补偿方案因具体情境而异。若雇主蓄意无正当理由推迟发薪,员工有权要求额外经济补偿。用人方应按合同或规定准时全额支付薪水,否则劳动者可依法向当地法院申请支付令。若雇主收到通知仍拖延支付,将受更严厉惩罚,补偿数额和方式需依具体情况分析评估,必要时可仲裁或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