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经济补偿金需要扣税吗

经济补偿金需要扣税吗

时间:2024.09.23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031人
律师解析:
经济补偿金要交税。个人的该项收入可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中,按照该计税项目所适用的税率来缴纳个税,即与工资、薪金的收入合并,一起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未及时签订书面正式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主张双倍工资经济赔偿,但是赔偿工资标准最长不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了劳动合同被辞退的,可以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待遇的标准来进行赔偿,不满一年的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但如果是属......

可以。单位拖欠工资,如果经劳动者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逾期不支付的,则要按照应付工资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来给劳动者赔偿。并且原先拖欠的工资也要及时支付给劳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朱鹏霄律师

河北冀凯律师事务所

毕业于河北大学,自执业以来,专注用自己所学知识,成功代理过多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婚姻家庭纠纷的案件,使得每一个当事人都获得公正、公平的结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 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咨询该律师
  • 拖欠员工工资劳动仲裁会怎么赔偿

    1782人阅读

    遇到拖欠员工工资进行劳动仲裁时,赔偿主要包括:支付拖欠工资具体数额;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等特定情形,劳动者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要付经济补偿;还可能有赔偿金,逾期不付按应付金额一定比例加付,具体数额和方式依案件及证据确定。

  • 拖欠工资多久可以走被迫离职

    1512人阅读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主张被迫离职,但对于拖欠工资多久可走此途径无明确法定时长。一般拖欠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可据此提被迫离职,还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建议先书面催付工资并保留证据,若单位仍不支付,再行使被迫离职权利并主张经济补偿,以保障权益。

  • 传媒公司克扣主播工资合法吗举报

    1811人阅读

    传媒公司克扣主播工资通常不合法。主播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公司应按约定足额支付工资。若遇克扣,主播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监察会调查责令改正补发,仲裁按程序裁决。举报需提供如合同、工资条、聊天记录等证据,可线上、电话、现场举报,仲裁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 n+1的1是基本工资还是平均工资上海

    1948人阅读

    在上海地区,“N+1”中的“1”指员工离职前期间内的平均工资。该平均工资是对员工离职前最后十二个月每月应得工资综合统计得出的。这里的应得工资包含内容广泛,不但有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也在其中,各种形式的补贴等所有货币性质的收入都要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