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赔偿标准精选解答 > 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

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

时间:2024.10.17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 阅读:900人
律师解析:
1、发生的基础关系不同:工伤的前提是劳动关系,这里的“劳动关系”是法律特有概念,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是适用劳动法律的关系。而人身损害却是一般的雇佣、帮工、承揽过程中的发生的身体损害。2、赔偿标准不同:工伤案件没有城镇和农村居民之分;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要根据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计算赔偿标准。劳动工伤案件的受害者多数是农民工,而农村居民计算赔偿标准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赔偿标准。一般来说,工伤的赔偿数额高于人身损害赔偿。3、适用法律不同:工伤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及配套劳动法规调整;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适用《民法典总则》实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人身损害司法解释。4、处理机构不同:工伤由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处理;而一般人身伤害直接由法院受理和审理。5、伤残鉴定机构不同。6、举证责任不同:按照法律规定,工伤纠纷劳动者的伤害事实、工作年限以及工资标准有争议时,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即举证倒置。7、赔偿主体不同。8、责任划分不同:工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对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根据工伤等级要求其赔偿,如医药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如涉及未签劳动合同、未支付加班费、未足额缴纳社保的情况也可一并要求赔......

(1)用人单位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赔偿有关项目,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赔偿的项目,由用人单位赔偿。(2)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钟玉琳律师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1,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的近亲属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需供养的亲属还能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2,丧葬补助金的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工资,3,一次性的工亡补助金的赔偿标准是以上一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准,金额为人均收入的二十倍。

    播放量:1341 2022-06-07
韦柳雪律师

广西同权律师事务所

韦柳雪律师从2001年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至今,法律功底扎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实际办案经验,为人正直、踏实,办事严谨细致,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曾成功代理过多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离婚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案件。擅长办理家庭婚姻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索赔、刑事辩护。

咨询该律师
  • 二级伤残一次性补助多少个月工资

    1446人阅读

    二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5个月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是工伤职工遇事故或患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其计算有上下限,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按300%算,低于60%按60%算。此外,二级伤残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还可享有伤残津贴等相关待遇。

  • 二级伤残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怎么算

    1463人阅读

    一次性就业补助金计算依据地区有别,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要素相关。部分地区按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月数乘以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如二级伤残赔偿月数较多。但计算需遵循当地工伤保险条例及实施细则,非法用工等特殊情形计算方式不同,可查询法规条文或咨询劳动保障部门。

  • 三级工伤残一次赔多少钱

    1384人阅读

    三级工伤赔偿项目众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3个月本人工资,可缓解经济压力。鉴定为三级伤残可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岗位,每月领本人工资80%的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此外还有医疗费等其他赔偿,具体数额需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计算。

  • 农民工没签合同工伤怎么办赔偿

    1660人阅读

    农民工意外工伤且未签合同,首先要搜集证明与雇主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等。接着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之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果计算赔偿金额,赔偿项目包括医疗、护理等费用。若雇主拒赔,农民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其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