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纠纷精选解答 > 买方是甲方还是乙方

买方是甲方还是乙方

时间:2024.10.06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纠纷 阅读:1495人
律师解析:
买方一般是甲方,但是本质上甲方和乙方没有区别,只是指代的对象不同,具体要按照双方当事人的约定。
根据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对于共有部位,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的约定确定权益归属,没有约定的归属卖方所有;二、车位、车库、游泳池、架空层等区域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收益权归卖方所有;三、本项目内任......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出租方(甲方):承租方(乙方):甲、乙双方于__年__月__日签署__《房屋租赁合同》,双方至目前为止履行情况良好。由于乙方___规划原因,要求终止原《房屋租赁合同》,经......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从法律上讲,如果在解除时,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而不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可以不承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有哪些

    徐昌兴律师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2、后履行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

    播放量:949 2022-06-08
  • 购房合同可以办理租赁证吗

    徐昌兴律师

    购房合同不能办理租赁证,办理租赁证需要房产证。一、《房屋租赁证》需要到市房产局办理。二、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流程是:(一)租赁双方当事人填写租赁合同;(二)租赁双方当事人必交要件有。

    播放量:868 2022-06-08
  • 可变更与可撤销合同有什么不同吗

    屈泉芳律师

    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变更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主要体现:1、条件不同。2、引起的原因不同。3、有权主张的人不同。4、确认或管辖机关不同。

    播放量:593 2022-06-07
吴中律师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吴中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拥有丰富的诉讼经验。专注于婚姻继承领域、劳动领域、医疗美容领域及企业法律顾问,在实践过程中处理过大量不同类型的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北京合同到期续签需要提前多久通知

    1701人阅读

    在劳动合同范畴,期满时双方协商一致可续订,虽无强制统一的用人单位提前通知期限规定,但通常建议提前三十天告知,以便双方协商。在普通民事合同领域,法律未明确合同到期续签需提前多久通知,一般由双方约定,有约定按约定执行,无约定则在合理期限内沟通协商,避免纠纷。

  • 材料商耽误工期怎么维权

    1776人阅读

    处理材料商工期延误问题,先查看合同。若合同有工期延误违约责任条款,依约让其承担责任,赔偿额外费用及违约金等。若合同无约定,依据《民法典》,其延误属违约。需收集往来函件、聊天记录等证明延误事实及损失的证据,先协商赔偿与工期补救,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 合同到期第二次不续签有赔偿吗

    1192人阅读

    在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到期,单位第二次不续签需赔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同工作时长有不同计算标准。而普通民事合同,到期不续签则看合同有无相关约定,无约定通常无赔偿责任。

  • 知情和不知情如何界定

    1138人阅读

    在法律范畴,知情与不知情的界定依证据和客观状况。民事法律关系中,合同是否知晓某条款,可通过签字、沟通记录、交易习惯等判断,签署含特定条款合同且无反证,推定为知情。刑事领域,如收购赃物,从客观行为推断主观知情,价格低、交易地点异常等或被认定为知情。最终由司法机关依证据规则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