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国家赔偿精选解答 > 泄洪淹了厂矿国家会赔偿吗

泄洪淹了厂矿国家会赔偿吗

时间:2024.09.25 标签: 刑事辩护 国家赔偿 阅读:1331人
律师解析:
1.有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2.因为水库等水利设施泄洪必须经过当地水利机构同意后方可实施,造成损失应由国家赔偿部分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三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应当按照国家统计部门批准的洪涝灾害统计报表的要求,核实和统计所管辖范围的洪涝灾情,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国家赔偿的要求如下:一、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存在以下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拘留又或者是违法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拘禁公民人......

存疑不起诉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存疑不起诉的,说明案件证据不足,证据不足就证明被羁押的人是无罪的,既然当事人无罪被羁押了,则可以请求国家赔偿。法律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

存疑不起诉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存疑不起诉的,说明案件证据不足,证据不足就证明被羁押的人是无罪的,既然当事人无罪被羁押了,则可以请求国家赔偿。法律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国家赔偿案件中的举证原则

    吴国强律师

    第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申请赔偿确认时,应当提供其符合确认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受理案件,赔偿请求人应当提供证明其申请符合国家赔偿条件的相应证据。

    播放量:320 2022-06-09
  • 行政赔偿的请求时效

    吴国强律师

    行政赔偿请求人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的,其请求时效应当赔偿请求时效内提出。赔偿请求人请求行政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播放量:969 2022-06-09
  • 无罪释放如何申请国家赔偿

    李小琴律师

    受害人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根据行政赔偿、刑事赔偿的不同情况,国家赔偿法规定了不同的程序。

    播放量:501 2022-06-08
太智斌律师

云南谦初律师事务所

太智斌律师,38岁,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共产党党员,执业于云南唯真律师事务所(二十年老牌大所)。秉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宗旨,太智斌律师专注刑事辩护和民事纠纷领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热心、细心、耐心的敬业精神,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承办的案件均获得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的合法权益。太智斌律师坚信,公平公正是法律的最高价值,但公正并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全力以赴的争取,律师的第一使命是确保每个当事人获得公正的对待,让法律真正成为每个人都能依靠的守护神。

咨询该律师
  • 取保候审无罪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吗

    1663人阅读

    被批准取保候审后被判定无罪者有权向国家申请赔偿。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非有罪裁决。法院判定无罪意味着当事人相关权利遭不合理侵害。依据《国家赔偿法》,逮捕后经撤销案件等处理的受害人有权获赔,赔偿包括人身自由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申请赔偿要遵循法定程序并提供充分证据资料。

  • 强拆国家赔偿金额上千万判多少年

    1849人阅读

    强拆引发的国家赔偿金额与判刑无直接关联。国家赔偿是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致损害的赔偿。强拆赔偿达上千万时,主要看强拆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具体情节,如符合非法侵入住宅罪等,依情节轻重判刑,轻处三年以下,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具体刑期由司法机关依实际情况、法律和证据判定。

  • 解除取保候审后怎么申请国家赔偿

    1232人阅读

    解除取保候审后请求国家赔偿需遵循法定条件。首先解除原因须为执法机构错误羁押或不当实施取保候审措施,然后向赔偿义务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写明申请人信息、赔偿金额、事实依据和理由等。赔偿义务机关两周内决定并通知申请人,申请人不满或机关未按时决定可复议,仍未解决可向同级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最终裁决,且要遵守时效规定。

  • 欺诈行为赔偿几倍

    1515人阅读

    我国法律体系中,欺诈行为的经济赔偿责任因案情而异。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欺诈消费者“退一赔三”,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赔;《食品安全法》规定,涉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可要求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赔偿,不足一千元按一千元赔。但最终赔偿数额和倍数需综合欺诈类别、损害及因果关系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