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疫情并非当然就可单方免责
解除合同。
疫情虽属于
不可抗力,但不可抗力必须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才可主张解除合同。不可抗力能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需结合具体订立
租赁合同的目的、租赁
合同期限、合同各方付出的成本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不可抗力,指
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法律效果在于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时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但是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则不能免除
民事责任,只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才可以解除合同。
当前,国家虽认定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疫情是否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一概而论。在租赁期限较短、继续
履行合同付出成本畸高的情况下,本次疫情的因素一般导致租赁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承租人此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与出租人友好协商,解除相关租赁合同。
对于租赁期限较长的合同,疫情时间放置于整个合同履行期来说,相对比例较小,并非当然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且基于此造成的损失,双方可基于公平原则,通过协商减免房租等方式分担损失。
2、如若
承租方未经出租方同意,仍
单方解除合同的,将承担
违约责任。
如若承租方在未与出租方
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仍然单方解除合同的,势必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只是基于疫情原因,在违约责任承担上,法院往往会在合同约定
违约金范围内酌情判定,适当调整。
3、若承租方在未与出租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
拖欠、拒付租金达到
合同约定解除条件的,出租方有权解除合同。
如果承租方在未与出租方协商减免租金和解除合同事宜的情况下,单方拒付租金或长期拖欠租金的,且达到合同约定解除条件的,出租方可解除合同并要求承租方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