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被威胁要杀我全家怎么解决

被威胁要杀我全家怎么解决

时间:2024.09.08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161人
律师解析:
威胁要杀害全家的,可以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拘留并且罚款,并进行相应的民事赔偿。如果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造成了被害人极度恐慌等后果的,或者实施了有关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

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具体的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刘欢律师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播放量:1421 2022-06-15
陶雄利律师

广东威法律师事务所

陶雄利律师,广东威法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之一,副主任,2002年毕业于国内著名大学法律系,2008年开始执业,扎根于广州市黄埔区,辐射广州,知名合同、交通事故、劳动、婚姻家事、刑辩律师,擅长公司法律体系的建立及防控,目前担任众多知名企业及政府机构法律顾问。广州市“百名公益专家律师“,广州市中立法律服务社专家律师,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广州市黄埔区社会建设促进会公益律师团成员、一村一社区专家律师。

咨询该律师
  • 轻微伤认罪认罚标准是多少元

    1912人阅读

    轻微伤在刑事案件中一般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可能受治安管理处罚。涉及认罪认罚时,赔偿金额无固定准则。评估赔偿要考虑受害者实际损失,如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还有精神伤害,同时结合双方经济实力、过失程度、当地经济水平等具体情况综合权衡。双方协商达成赔偿共识有益,司法实践中赔偿额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具体依案情而定。

  • 赌资两万以上属于刑事责任吗

    1846人阅读

    在我国境内,涉及两万元以上赌资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要具体分析。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以此为业,赌资较大可能认定为赌博罪。聚众赌博指组织三人及以上,抽头渔利五千以上、赌资超五万、参赌人数二十人以上等情形。偶尔参赌,即便赌资超两万,可能仅受治安处罚,最终判定依公安调查和法院判决。

  • 赌博100万判刑一般判多久

    1158人阅读

    赌博罪行量刑取决于具体情节。赌博资金达100万元属情节严重。依《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组织赌博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款;设赌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情节更严重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万元案件通常视为情节严重,但具体判刑还需综合自首等因素,法院将依法公正判决。

  • 谅解以后又可以起诉吗

    1629人阅读

    在诸多法律情境里,即便当事人达成谅解协议,仍可能面临后续司法追究。刑事案件中,受害人谅解可减轻被告人量刑,但不意味着放弃追索公义,满足法定条件仍可诉讼;民事案件中,对谅解协议存疑或对方未履约也可申诉。不过起诉需有充足证据,谅解后是否有起诉资格要依实际情况、法规及事实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