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遗产继承精选解答 > 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具体有哪些步骤?

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具体有哪些步骤?

时间:2024.10.01 标签: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阅读:1468人
律师解析:
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必须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房屋评估:
首先评估公司通过房屋所处路段、朝向、层高、楼龄等因素,作出准确的价值分析的价值评估。
2.继承公证:
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继承公证书。在办理公证时,必须提供房屋权属人的死亡证明书、合法机关出具的合法继承人名单证明,以及原房屋权属人立有的遗嘱(如有遗嘱),亦应提交遗嘱原件。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必须出具放弃财产承诺证明。
3.房屋测绘
4.继承登记:
申请人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手续。填写《房地产产权登记申请书》,并递交上述资料后,办案人员将收件立案受理,并核发回执。待一切资料审核后,即发放已更改权属人的房产证明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爷爷的遗产孙子可以代位继承。一般情况下孙子没有直接继承爷爷遗产的权利。但是如果爷爷立有遗嘱,表明将部分遗产分配给孙子,那孙子就可以按照遗嘱分配遗产。或者孙子的父亲先于爷爷......

夫妻的共同财产原则上由双方平分,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分割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继承的方法是: 一、夫妻对财产的继承有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的,由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继承财产; 二......

婚前财产继承按照遗赠扶养协议、遗赠协议、遗嘱以及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若没有留下遗赠协议、遗嘱以及遗赠扶养协议的,应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遗嘱还需要公证吗

    易轶律师

    遗嘱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是经公正处按照法律规定公正的遗嘱;除了公证遗嘱需要进行公证,其他四种遗嘱只要符合自身的构成要件就有效并不需要进行公证。相比较与其他四种遗嘱,公证遗嘱的效力是最高的。

    播放量:1040 2023-03-30
  • 什么是共同遗嘱

    万鹿勇律师

    共同遗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订立的一份遗嘱。共同遗嘱有形式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和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之分。所谓形式上的共同遗嘱又称单纯的共同遗嘱,是指内容各自独立的数份遗嘱记载于同一份遗嘱中。

    播放量:889 2022-06-09
  • 遗赠扶养协议应该怎么公证

    万鹿勇律师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双方当事人应亲自到遗赠人或抚养人住所地公证处提出申请。遗赠人因年老、疾病等原因不能亲自到公证处的,公证员可到其住所办理。

    播放量:352 2022-06-09
周慧敏律师

辽宁方槊律师事务所

周慧敏律师,现职业于辽宁方槊律师事务所,接待当事人咨询及办案耐心、谨慎、仔细,善于沟通,责任心强,擅长各类民事法律纠纷的处理。

咨询该律师
  • 工亡抚恤金赔偿年限父母怎么算的

    1265人阅读

    工亡抚恤金赔偿中无针对父母赔偿年限的普遍参照指标。赔偿金额和方式要综合考量父母生理年龄、劳动供应能力、生活来源等复杂因素,常按特定比率发放持续性抚恤金。如父母依赖工亡子女且无劳动能力,赔偿较丰厚且期限长。实际赔偿年限和金额需依当地法规政策并结合个案情况审核拟定。

  • 如果离婚后没有在婚老公的继承权是谁

    1178人阅读

    夫妻离婚后,从法律层面原配偶不再有法定继承权。但若老公生前立遗嘱指定前妻为继承人,前妻可凭遗嘱享有继承权。若无遗嘱,按法定继承顺序,配偶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离婚后该身份解除。此时老公遗产由父母、子女等第一顺序继承人按份额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关键看有无遗嘱及法定继承人情况。

  • 工亡赔偿金继承人有争议怎么办

    1548人阅读

    工亡赔偿金继承人有争议时,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诉讼时一般按法定继承顺序分配,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但具体分配比例要综合实际情形和各方贡献等因素,法院将依法依证据审理裁定,各方需提供证据理由支撑主张。

  • 工亡赔偿金第一继承人都在怎么分配

    1577人阅读

    工亡赔偿金第一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原则上平均分配。各继承人协商一致可按协商办法分配。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者应被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者可多分,有能力扶养却不尽义务者应少分或不分。具体比例可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至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