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社保纠纷精选解答 > 我是私企员工,老板不给交养老保险怎么处理

我是私企员工,老板不给交养老保险怎么处理

时间:2024.12.10 标签: 劳动纠纷 社保纠纷 阅读:1445人
律师解析:
单位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然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是工伤赔偿的话,那么标准如下:死亡的话,丧葬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40......

如果主张的话,会得到经济补偿金。公司未为员工购买社保应当予以补缴并支付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如下: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

交满15年,到了你退休年龄就可以去申请退休和领取养老金,但在你缴够15年、但又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的这段时间内,你是无法得到医保保障的,因为医保一断缴就无法享受医保,去医院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产假多少天

    王哲男律师

    按目前的法律规定,我国的所有女性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都享受产假待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播放量:844 2022-06-08
  • 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吗

    郝玉鑫律师

    公司不缴纳社保,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且这种情况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播放量:1162 2022-06-07
郭培员律师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

郭培员律师,办理了大量的刑事辩护、公司经营、劳动工伤、合同事务等纠纷案件,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耐心负责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郭培员律师思维敏捷,法律专业知识娴熟,办案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法律法规;熟悉各类公文、法律文本的书写;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擅长与人交往,有较好的团队精神。 郭培员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深得当事人好评。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是本人服务宗旨。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经常出庭、来往看守所等办案机关,不可能时刻盯在网上回复您的问题,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

咨询该律师
  • 非本人意愿离职能领失业金吗

    1172人阅读

    非本人意愿离职满足特定条件可领失业金,如被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合同期满终止合同等属于“非本人意愿离职”情形。领取失业金还需单位与本人按规定缴费满1年、已办理失业登记且有求职意愿等,失业人员要在终止或解除合同日起60天内,到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

  • 非本人意愿离职可以申请失业金吗

    1239人阅读

    非本人意愿离职(如被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合同期满终止等)可申请失业金。领取失业金需满足参加失业保险且缴费满1年、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意愿三个条件。申请时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各地要求或有不同,用人单位拒出证明影响领取时劳动者可维权。

  • 签了放弃社保协议还能提被迫离职

    1688人阅读

    签了放弃社保协议,直接以被迫离职主张权利较难。从法律看,此类协议违反强制性规定通常无效,但实际操作中证明被迫离职需充分证据,如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且经催告不改。仅因签协议主张被迫离职可能举证困难。建议先与单位沟通,保留证据,遭拒后可投诉或仲裁,要依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 装修完业主挑毛病不给钱怎么办

    1118人阅读

    该状况属装修项目执行纠纷。首先要查阅装修协议,明确工程质量、验收流程及付款规定等条款。若业主问题非合同规定的质量瑕疵,有权索款并发送书面催收通知。若业主拒付,可采取调解、仲裁或诉讼手段,期间要准备合同、施工记录等相关证据,以证明履行职责且工程质量达标,要善用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