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仲裁精选解答 >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要注意的是什么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要注意的是什么

时间:2024.12.19 标签: 诉讼仲裁 仲裁 阅读:1106人
律师解析:
一、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审查方式问题
(一)关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合议庭的组成问题。人民法院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首先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裁决有无法定撤销的情形,再依法作出撤销或驳回申请的裁定。
(二)关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的审查方式问题。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并严格区分国内仲裁裁决和涉外仲裁裁决,分别依照仲裁法第五十八条及第七十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予以审查。
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裁定撤销问题
关于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案件的裁定撤销问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撤销国内仲裁裁决的申请和相关证据,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裁定撤销裁决:
(1)没有仲裁协议。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4)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性仲裁机构,是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一般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

以下合同纠纷可仲裁解决:1、海事、海商合同纠纷。包括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船舶租赁、海上拖船、海上保险合同等纠纷;2、房地产合同纠纷。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3)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仲裁委员会归哪个部门

    鲁东律师

    仲裁委员会是独立社团法人,不属于任何部门管辖。仲裁活动主要由仲裁机构完成,因此仲裁机构是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仲裁制度的发展史上,仲裁机构随着仲裁形态的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早期的仲裁多为民间解决纠纷的临时性行为,因此,很少有常设的仲裁机构。

    播放量:1115 2022-06-07
  • 申请劳动仲裁多久才会受理

    郝玉鑫律师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播放量:1445 2022-06-07
  • 仲裁费一般多少钱

    1326人阅读

    仲裁费用无固定统一规范体系,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案件受理费按争议标的额度分阶段累进计算,如国内仲裁机构,不同标的区间收费比例不同,从0.5%至5%不等。处理费根据实际开支精确计算。且各类仲裁机构收费标准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 协商补偿后还可以申请仲裁么

    1526人阅读

    一般经深入谈判、就补偿达成共识并签署具法律效力且完善执行的协议,向仲裁机构诉讼获支持可能性低。但存在特殊情况可尝试仲裁,如补偿协商有欺骗、暴力威胁致协议无效,协议违反公平原则侵害权益,对方未履行约定责任义务。提出仲裁要明确依据、提供证据,遵守仲裁程序规定。

  • 仲裁和法院起诉用哪种好

    1064人阅读

    仲裁与法院诉讼是两种解决争议的途径,各有优势。仲裁机密性高、程序灵活简便、一裁终局,适合保护商业机密和速解争端。法院诉讼权威性强、执行效力广泛,法律适用和程序规则明晰严格。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合同仲裁条款、争议复杂程度、当事人意愿等,依具体情况分析优劣后做决策。

  • 合同仲裁能解约索赔吗

    1904人阅读

    合同仲裁中的解约索赔可行性取决于合同条款、法律规范及实际情况。一般合同一方根本性违约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相对方在仲裁中可申请解约并索赔。但需满足违约行为明确严重、有充分证据证明违约及损失、索赔金额合理有据等条件。仲裁庭依证据和法规裁决,建议尽早搜集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