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破坏他人财产如何处罚

破坏他人财产如何处罚

时间:2024.12.17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197人
律师解析:
破坏他人财产不构成犯罪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敲诈他人财物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的,是属于数额较大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

张宁律师
张宁律师
18139885720
咨询我

1、过失致死的判刑方法分两种情况而定,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

张宁律师
张宁律师
18139885720
咨询我

1、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罚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所谓数......

张宁律师
张宁律师
18139885720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刘欢律师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播放量:1421 2022-06-15
张宁律师

甘肃达而成(平凉)律师事务所

张宁律师目前担任甘肃达而成(平凉)律师事务主任律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业务范围:婚姻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案件。在代理的诉讼案件中,能够为客户进行周密的诉讼策划,制作详尽的法律文书,以达到降低当事人的诉讼风险;在非诉业务中,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处理方案,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目前现担任政府部门、国企、中小企业等多家法律顾问。 业务专长:刑事辩护、婚姻纠纷、经济纠纷、劳动纠纷、劳动仲裁等。

咨询该律师
  • 非法经营定罪量刑标准是多少万元以上的

    1645人阅读

    因业务涉及的物品或服务特性不同,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标准有差别。一般个人非法经营数额达5万元以上、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达50万元以上、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可能被判定为非法经营罪。不过,像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等特定行业领域,其定罪量刑标准另有规定。

  • 打架判刑用交罚金吗

    1657人阅读

    因暴力斗殴是否会刑事定罪并面临罚金需依具体情节判定。若斗殴原因触犯刑法,如构成情节严重的故意伤害罪,对他人造成轻伤以上伤害,施害者在刑法裁决时可能需缴纳罚金。但当斗殴情节轻微,法院可能仅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等主要刑罚,而免去罚金。

  • 入室盗窃6万元要判几年徒刑

    1913人阅读

    入室盗窃六万元,依现行法规,属数额特别巨大,一般面临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要承担罚金。不过,具体判决年限会综合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立功行为等多方面因素考量。若其主动退赃、真诚悔过且接受认罪认罚,量刑时或可从轻处理。

  • 赌博判刑三年能减刑吗

    1422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规,因参与赌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罪犯,满足特定条件可减刑。若服刑人员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过自新意愿或立功行为,便有机会。像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学习法律知识、科技创新有突破、为监狱管理提建设性意见等方式,都利于推动其减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