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同居精选解答 > 如果和现任没离婚又和别的男人同居犯法吗

如果和现任没离婚又和别的男人同居犯法吗

时间:2024.10.14 标签: 婚姻家庭 同居 阅读:1458人
律师解析:
没有离婚和别人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的是重婚罪。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构成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

(1)解除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同共有处理。双方按出资比例或者贡献大小进行分配。(2)同居生活前或者同居生活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

夫妻离婚的法定理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认定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解除同居关系财产怎么分

    徐炜律师

    解除同居关系时,如果是男女双方共有的财产,按双方所占有的财产份额进行分割,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也可以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判决。如果是个人所有的财产归该所有人,不予分割。

    播放量:1204 2022-06-07
  • 怎么处理分手费纠纷

    姜远波律师

    索要分手费是违反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的,法律只保护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从法律层面上讲,如果不是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或者合法的赠与关系、债务债权关系等,在分手后索要分手费是不合法的,尤其是与与有配偶者同居,破坏他人家庭,而后索要分手费的,更不可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播放量:1307 2022-06-07
  • 对分手费有异议怎么解决

    姜远波律师

    索要分手费是违反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的,法律只保护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从法律层面上讲,如果不是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或者合法的赠与关系、债务债权关系等,在分手后索要分手费是不合法的,尤其是与与有配偶者同居,破坏他人家庭,而后索要分手费的,更不可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播放量:1157 2022-06-07
成唐安律师

新疆渭疆律师事务所

成唐安律师,中共党员,中国法学最高学府毕业,加入优秀校友交流会,同时自身团队中有资深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三甲医院资深法务主任。2018年开始从事法律工作,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医疗纠纷及交通事故等,担任过医院法律顾问及建筑公司法律顾问。

咨询该律师
  • 女方和别人同居了怎么起诉

    1622人阅读

    若发觉女方与他人同居想起诉,首先要明确诉求。以离婚为目的起诉,需搜集女方同居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离婚诉讼中,女方同居行为可视作夫妻感情破裂,法院分财产时可能倾向无过错方,无过错方还有权索赔。但证据搜集要合法,建议找律师帮忙打官司,以保障自身权益,提高起诉成功率。

  • 申请离婚期间可以和别人同居吗

    1872人阅读

    在离婚申请阶段与他人同居不被法律认可,还可能影响离婚案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有相互忠诚义务,离婚申请未完成法律程序,该义务仍在。一方离婚期间与他人同居,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过错方,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问题上,法院或做出不利判决。为避免法律风险和不利后果,离婚手续办完前勿与他人同居。

  • 女方起诉多久通知男方

    1590人阅读

    女方起诉离婚后,法院一般在立案5天内将起诉状副本送男方,但实际通知时间受案件数量、送达方式等因素影响。简易程序案件通知男方相对快些,普通程序稍慢。若无法直接送达,会采用公告送达,公告期60天,且通常在其他送达方式无法实现时使用。从起诉到通知男方,时间跨度从几天到数月不等。

  • 男女关系经济纠纷会怎么判

    1631人阅读

    男女关系中的经济纠纷判决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若有明确书面约定,如借款合同、财产协议等,一般按约定处理;若无书面约定,则综合资金性质、用途、给付方式等判断。还需审查聊天记录、转账备注来确定真实意图。法院会依具体案情和证据,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判决,不偏袒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