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内部股权转让程序是什么

内部股权转让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4.09.14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941人
律师解析:
根据我国公司法律、法规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一般要经过如下程序:
1、召开公司股东大会,研究股权出售和收购股权的可行性。
2、出让和受让双方进行实质性的协商和谈判。
3、出让方(国有、集体)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股权转让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评估、验资。
5、出让方召开职工大会或股东大会。
6、股权变动的公司需召开股东大会,并形成决议。
7、出让方和受让方签定股权转让合同
8、由产权交易中心审理合同及附件,并办理交割手续。
9、到各有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三条
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
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如果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

该协议书具体应当写明转让方和受让方的信息、公司信息、转让股权比例、转让价格及价款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然后双方签字,写上日期即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张雄涛律师

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

张雄涛律师,中共党员,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执行主任。具有律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高级企业合规师等资格。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理的李某诉天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荣获2019—2021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 张雄涛律师自执业以来,在金融证券,税务,合同,债权,公司等民商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咨询该律师
  • 股东个人卡往公司账户打钱没有备注怎么办

    1849人阅读

    股东个人卡向公司账户打钱未做备注,在法律层面有风险与不确定性。一方面影响资金性质判定,投资款需补充书面协议等文件,借款公司要出具借条;另一方面,公司财务应依实际情况恰当记账并与股东沟通确认。后续若有争议,未备注款项易引发资金性质纠纷。

  • 股东未实缴出资配偶有责任吗

    1319人阅读

    一般情况下,股东未实际缴纳出资,其配偶无需担责。在公司法律关系中,股东以认缴出资额对公司负责,配偶非股东,通常不直接对出资义务负责。然而,若能证明股东出资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经营或基于共同意思表示等特殊情况,配偶可能担责,具体要依实际情况做法律认定。

  • 股票要是赔了会赔本金除外的资产吗

    1541人阅读

    股票投资亏损主要是本金受损,一般无额外资产损失,风险主要体现在股价波动致本金减少。不过在特殊情况如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违规使投资者遭受额外损失时,若有确切证据证明是中介过错,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总体而言,正常股票投资亏损多为本金减少,不随意涉及其他资产赔付。

  • 股东是否属于职务侵占被害人

    1260人阅读

    股东不一定是职务侵占的被害人。职务侵占罪主体为公司等单位工作人员,借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若股东依合法权利程序参与公司事务且无侵占行为,不是被害人;若利用特定职务非法占有公司财物,股东可能成为犯罪主体,公司为被害方。判定股东是否为被害人,关键看其行为是否符合职务侵占罪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