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债务债权精选解答 > 欠工程款有诉讼时效的规定吗

欠工程款有诉讼时效的规定吗

时间:2024.10.06 标签: 债权债务 债务债权 阅读:850人
律师解析:
工程款拖欠诉讼时效。合同上注明了还款日,则诉讼时效从还款日的次日起计算三年。未注明还款日期的,表明该合同是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但必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债权人催告债务人立即履行,但实际不履行的,诉讼时效自催告之日起计算。债权人提出要求的时间没有限制。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债权转让可以以起诉方式通知。债权人转让债权,需通知债务人,否则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对于通知的方式,法律并无限制规定,但通知一般不能撤销,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债务人接......

工程款拖欠有诉讼时效。合同上注明了还款日,则诉讼时效从还款日的次日起计算三年。未注明还款日期的,表明该合同是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但必须给对......

债务免除的性质:一、免除是契约;二、免除是债权人抛弃债权的单方行为。特点:1.免除是无因行为,债权人免除债务,不论是为了赠与、和解,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些原因是否成立,都......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债权人撤销权起诉状要怎样写

    谢俊生律师

    一、原告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二、被告: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等;三、第三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四、写明案由。五、写明事实和理由。六、落款的具体时间和具状人。

    播放量:1017 2022-06-07
  • 债务转移要满足条件有哪些

    谢俊生律师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4、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

    播放量:527 2022-06-07
  • 网贷逾期就是不还会怎样

    沈阳律师

    借款人逾期不还款,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贷款机构选择起诉,那么就可能被要求强制还款,欠款人名下相当于欠款数额的资产就会被冻结。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播放量:710 2022-06-07
魏振坤律师

山东思雅律师事务所

魏振坤律师,执业于山东思雅律师事务所,专业代理刑事、合同、婚姻、债权债务等法律事务。具有丰富办案经历,执业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帮助委托人解决相关法律纠纷,并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咨询该律师
  • 欠了300元会被起诉吗

    1319人阅读

    从法律层面看,欠款300元有被起诉可能。民事法律中,债权债务关系不论金额都受保护,债权人满足起诉条件,如原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明确被告等,即可起诉。但实际中,因300元金额小,债权人会考虑诉讼成本,多倾向协商、调解等温和方式追讨欠款。不过,起诉的可能性仍存在,具体方式依实际情况而定。

  • 债务胜诉对方没钱还律师费怎么算

    1941人阅读

    债务胜诉后对方没钱偿还时,律师费承担有多种情形:委托代理合同有明确规定则依约定;一般由委托人承担;合同约定败诉方承担且不违背法律强制规定,可向败诉方主张;合同无约定时,特殊情形如侵权纠纷,法院会依具体情况判决败诉方承担部分或全部。确定承担方式需结合合同与案件实际综合考量。

  • 借了多少钱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

    1281人阅读

    法律上没有固定借款金额标准决定能否起诉,无论金额大小,借款人未履约,出借人都有权起诉。不过从实际操作和成本效益看,借款金额小起诉成本相对高,不太划算,如一两百元。金额大则起诉较合理。所以不能单以金额决定是否起诉,要综合多种因素。如需法律解决,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 共同债务人包括父母吗

    1352人阅读

    在法律层面,共同债务人是否包括父母依具体规定和债务情况而定。子女因合理需求产生债务,父母若在经济上支持或承诺共担,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人,如子女重病父母愿分担费用。若是子女个人不合理行为致债,父母通常不会被认定,关键看有无共同债务意愿及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