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无期徒刑是25年吗

无期徒刑是25年吗

时间:2024.10.17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072人
律师解析:
1、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
2、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3、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六条
【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执行】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

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的处理:情节较轻的,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

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行为人会被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果犯罪分子属于积极参加者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属于其他参见者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刘欢律师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播放量:1421 2022-06-15
夏安连律师

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夏安连律师自2015年起进入律师行业工作,2016年通过司法考试后,至今执业于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自工作以来承办过众多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以维护当事人利益为宗旨,积极为当事人规避法律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工作期间服务于多家顾问单位,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风险有较好把控,能全方位为公司决策提供法律根据、出具法律意见,有效减少公司诉讼风险。专长领域: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刑事辩护、债权债务。

咨询该律师
  • 境外赌博被抓判刑多久能出来

    1610人阅读

    境外赌博被抓后判刑的出狱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刑期长短是关键,短期拘役可能几个月到一年,长期有期徒刑可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服刑表现也重要,表现良好有减刑机会,减刑幅度视情况而定。还有假释制度,服刑一定时间且表现佳可申请,经批准可暂释但仍受监督。总之,出狱时间不能一概而论,最短几个月,长则十几年甚至更久。

  • 入室盗窃的判刑多少年了

    1971人阅读

    入室盗窃是严重刑事罪行,量刑标准取决于盗窃财物价值、犯罪情节及是否累犯等因素。盗窃金额达一定量级或有多次、入户、携带凶器、扒窃等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金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金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等。

  • 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监外执行

    1632人阅读

    符合监外执行情况需具备多方面因素。一是被判刑者身患重大疾病,医生认定需在家疗养治疗可保外就医;二是孕妇或哺乳期母亲可考虑监外执行;三是生活无法自主需特殊照顾,监禁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可酌情暂予监外执行。但故意伤害自己、自残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监外执行制度。

  • 缓刑期间一般立功可以减刑吗

    1934人阅读

    在缓刑期间,若有一般立功情况可减刑。法律规定,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有立功表现可酌情减刑,如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具体减刑幅度依案件情况而定,由法院综合判断。减刑须遵循法定程序,经司法机关审核批准,最终能否减刑及减刑幅度由司法机关依法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