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土地承包精选解答 > 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最长期限?

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最长期限?

时间:2024.09.26 标签: 征地拆迁 土地承包 阅读:1178人
律师解析:
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二十年。
国有土地租赁的期限有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两种形式。短期使用,或者用于修建临时建筑物的土地,应实行短期租赁,租赁期一般不超过5年;需要进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建设后长期使用的土地,应实行长期租赁,租赁期限由租赁合同约定,但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同类用途土地出让的最高年限。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
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要交契税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基本农田: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时期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出来的不能够被占用的耕地。划定基本农田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优先保留原......

土地法47条补偿标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农村土地互是否能互换

    屈泉芳律师

    能。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的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播放量:1202 2022-06-07
  • 村里的土地能够互换吗

    屈泉芳律师

    村里的土地可以互换。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播放量:1265 2022-06-07
  • 乡下的土地是可以互换的吗

    屈泉芳律师

    可以。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的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播放量:1102 2022-06-07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土地一级开发与流转法律事务部主任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破产法学会会员 执业年限:10年 专业领域:诉讼、仲裁法律服务、行政诉讼、房地产建筑工程法律事务、征收拆迁等

咨询该律师
  • 农村邻里土地纠纷哪个部门处理

    1827人阅读

    农村地区住宅用地纠纷需多部门协同解决。乡镇及街道办负责受理协调,县级及以上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土地资源并化解纠纷,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处理承包经营争议。处理中,基层群众应先自行协商,无果可请求部门调解或仲裁,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可起诉,同时要注重收集保存如承包合同书等凭证资料。

  • 土地纠纷派出所有权管理吗

    1061人阅读

    土地纠纷管辖权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公安派出所负责社会治安等事务,单纯土地所有权归属争议由政府解决。若土地纠纷涉及违反治安法规行为,公安局有权调查处理。若一方有证据证明对方触犯刑律并举报,公安部门会评估核实是否立案。总之,派出所虽无所有土地纠纷管辖权,但特定情况会参与管理。

  • 土地出租解除后如何处理

    1031人阅读

    土地租赁协议的解除处理因实际情况而异。要先明确解除原因,是期限届满还是违约等。期限届满解除,双方依约办理后续,承租方归还土地等,出租方检查;违约解除,违约方担责并恰当处置附属设施等。处置中要收集保管证据,如书面通知函等,若有争议无法协商,可诉诸法律维权。

  • 租地不到期不想租了怎么办

    1222人阅读

    在未完全履行租赁土地合同义务前想终止合同,需先查阅合同相关条款。若合同明确提前解约条件和违约责任,依约执行;若约定不明,单方面解约可能违约,要担责。建议先与出租方友好协商,若协商不成仍要解约,可能面临被追责风险。处理此类问题要审慎,通过和平合法手段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