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宅基地精选解答 > 宅基地界限不清纠纷能怎么处理?

宅基地界限不清纠纷能怎么处理?

时间:2024.09.26 标签: 征地拆迁 宅基地 阅读:1362人
律师解析:
宅基地界限不清产生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对人民政府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注意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使用权不是遗产,故不能继承,而且只有本村集体成员的身份才可以有使用权。宅基地上的房屋归村民所有的。
宅基地的性质:
宅基地是指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是在农村分给村民专门用来盖房的土地。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此,宅基地的性质是公有的,由集体行使对宅基地的所有权。
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1、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
(1)权利人有权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和其他附属物。经法定审批程序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权利人有权在宅基地上建造住宅和其他附属物。这是宅基地使用权设立的主要目的。在宅基地以外的空地上,权利人还有权种植树木。
(2)权利人有权处分宅基地使用权。虽然我国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但农村居民对宅基地上的房屋享有所有权并得自由处分。
2、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义务。
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义务主要是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宅基地。宅基地是用以建造村民住宅的,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擅自将宅基地挪作他用,如利用宅基地建设厂房、旅店、酒店等。但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村民如果只是利用自家住房附带地从事小规模、家庭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则不属于改变宅基地的用途。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关于宅基地确权截止时间的具体详细日期,要据当地政府部门安排决定。根据《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农民的房屋和宅基地都可以拿到《不动产登记证书》......

被告人有一套小产权房,法院不能强制执行。因为小产权房屋是非法的,法院如果查封、拍卖,就会使非法的变成合法的,会使所有的小产权房屋都会通过法院的诉讼程序来合法化。小产权房是......

宅基地使用权是基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户口迁出农村、不再农村生活,已经不属于本集体成员。另外,农民在别处获得宅地基,原有宅基地也将有集体收回。房屋坍塌两年以上、未恢复使......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农村土地能够互换吗

    屈泉芳律师

    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播放量:1398 2022-06-07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土地一级开发与流转法律事务部主任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破产法学会会员 执业年限:10年 专业领域:诉讼、仲裁法律服务、行政诉讼、房地产建筑工程法律事务、征收拆迁等

咨询该律师
  • 一宅两户如何确权宅基地

    1359人阅读

    处理一宅两户权属问题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典型情况依据两户具体情形、宅基地使用状况及相关协议确权。若两户就划分和使用达成共识且获乡村社区认可并登记备案,确权更顺畅;若无法达成一致,则需依照当地宅基地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由主管部门深入调查妥善处理,以保障确权公平合理。

  • 父亲有宅基地儿子能申请宅基地吗

    1388人阅读

    成年且符合村集体规定条件的儿子可申请宅基地。申请时要留意:一是明确当地宅基地申请具体政策规定,如户籍、家庭住房情况;二是不能违反“一户一宅”原则。若父亲宅基地面积大,能满足居住需求,儿子申请难获批;若家庭人口多,现有宅基地不足,获批可能性相对较大,最终能否成功要结合当地政策和实际情况判断。

  • 户口迁走了,老家的宅基地还有吗

    1181人阅读

    户口迁移后,宅基地使用权通常会受影响。但如果在户口迁移前,宅基地上已依法建房,依据“地随房走”原则,可继续享用宅基地,能继续使用房屋及其占用的宅基地。不过要注意,在此情况下,无权对宅基地进行翻新或扩建。

  • 自家宅基地被划为林地找谁解决

    1319人阅读

    遇到宅基地被划成林地的情况,可先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一般为国土资源局)反映,让其核实处理,同时准备好宅基地使用证、建房审批文件等证明材料。也向当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申诉,利用其协调处理职能。若问题未解决,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维权,且全程要确保提供的证据材料真实、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