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子女抚养精选解答 > 离婚孩子归男方不让看怎么办?

离婚孩子归男方不让看怎么办?

时间:2024.09.21 标签: 婚姻家庭 子女抚养 阅读:1007人
律师解析:
首先,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保护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的请求。
再次,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八条
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哺乳期内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如果有其他不适宜随母亲生活的原因,也可随父亲生活。二、对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议决定。如果......

起诉要抚养费是否可以要到,要看具体情况: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2.如果一方拒不交纳人民法院有关抚养费的判决......

离婚时,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照婚姻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本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综合孩子的年龄、成长经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会坐牢吗

    万鹿勇律师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不给子女抚养费不至于坐牢,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播放量:311 2022-06-09
  •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标准

    易轶律师

    如果孩子2周岁以下的话,抚养权会归由女方抚养;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则会参考孩子的意见。孩子2到6周岁,此时抚养权参考的因素最多,建议您收集平时您照顾孩子更多,您的经济条件优于对方,工作稳定性更强等证据证明您的抚养条件优于对方。

    播放量:777 2022-06-09
  • 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刘双律师

    指定监护适用的条件是监护人对承担监护责任有争议。争议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后一顺序的人不同意由前一顺序的人担任,或同一顺序的人相互争着要当监护人的。

    播放量:307 2022-06-09
高王楠律师

江苏六典律师事务所

高王楠律师,执业于江苏六典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业务领域涉及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合同纠纷,及股权转让纠纷等民商事纠纷。擅于协调离婚纠纷双方,寻求当事人双方利益最大化,调解结案率及客户满意度较高。昆山市法律援助机构聘请援助律师,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帮助困难群体解决法律疑难问题;力所能及范围内投身法律公益事业,为推进公平正义的法治进程贡献点滴力量。

立即咨询
  • 怀孕期间诉讼离婚孩子判给谁抚养

    1606人阅读

    孕妇怀孕期间,原则上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请求,除非法院认定确有必要。若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处理子女抚养权时通常优先考虑女方,因为孕期女性生理和心理状态特殊,照顾孩子更具优势。但实际中,子女抚养权最终归属需综合考虑双方经济实力、抚养能力及孩子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 抚养费一般出到什么时候

    1457人阅读

    抚养费一般给到子女年满18周岁,若子女16周岁且能以劳动收入维持生活则无需再给。若子女在读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因非主观原因如丧失劳动能力等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需负担必要抚养费。特殊情况下,成年子女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且父母有经济能力,可继续给抚养费。具体给付时长要根据子女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确定。

  • 抚养权案件当事人可以不到庭吗

    1988人阅读

    在抚养权案件中,一般当事人需亲自到庭,因其与父母子女关系等重要权益密切相关,亲自陈述、参与审理很重要。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庭,要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说明理由并经批准。不到庭可能影响陈述、举证及权益维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能缺席判决,当事人应尽量到庭保障权益。

  • 男方没有收入离婚孩子判给谁

    1894人阅读

    关于孩子抚养权问题,原则上不满两周岁由母亲抚养,但母亲若有严重疾病、有条件却不履行抚养义务等不适合抚养情况,且父亲具备条件,则可由父亲抚养。两周岁以上孩子,法院会综合父母经济、抚养能力等多因素考虑。男方无收入不一定不能获抚养权,若其他条件利于孩子成长也有可能。法院判决以孩子利益最大化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