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交通事故诉讼精选解答 > 交通事故开庭被告车主可以不去吗?

交通事故开庭被告车主可以不去吗?

时间:2024.10.11 标签: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诉讼 阅读:1160人
律师解析:
1、交通事故法院开庭,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可以不去。交通事故法院开庭,在司机是原告的情形下,应当到庭。如果不能到庭,可以委托代理人到庭参与诉讼。被告不到庭,也没有代理人的情况下,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2、根据法律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代理,通常每件案件律师费3000-5000元,费用会因地区,案件因素的不同而不同。2、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辩护与附带民事诉讼代理。a、刑事辩护(含附......

1、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代理,通常每件案件律师费3000-5000元,费用会因地区,案件因素的不同而不同。2、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辩护与附带民事诉讼代理。a、刑事辩护(含附......

1、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代理,通常每件案件律师费3000-5000元,费用会因地区,案件因素的不同而不同。2、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辩护与附带民事诉讼代理。a、刑事辩护(含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交通事故如何索要赔偿呢

    徐宁律师

    通过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肇事人及保险公司。起诉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向交警部门索要交强险公司的名称和商业险公司的名称,要具体到分公司或支公司。2.如果案件不找律师代理,也一定要咨询律师或者其他法律专业人士,因为交通事故案件中赔偿项目较多。

    播放量:1188 2022-06-07
  • 发生交通事故可以调解吗

    徐宁律师

    通过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肇事人及保险公司。起诉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向交警部门索要交强险公司的名称和商业险公司的名称,要具体到分公司或支公司。2.如果案件不找律师代理,也一定要咨询律师或者其他法律专业人士,因为交通事故案件中赔偿项目较多。

    播放量:967 2022-06-07
  • 发生交通事故要怎样索赔

    徐宁律师

    通过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肇事人及保险公司。起诉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向交警部门索要交强险公司的名称和商业险公司的名称,要具体到分公司或支公司。2.如果案件不找律师代理,也一定要咨询律师或者其他法律专业人士,因为交通事故案件中赔偿项目较多。

    播放量:1236 2022-06-07
黄俊儒律师

四川启道律师事务所

人傻、话不多!善于帮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人很踏实,不浮夸,很中肯实诚!

咨询该律师
  • 车被撞了怎么起诉对方

    1339人阅读

    车被撞起诉对方,需先收集事故现场照片、责任认定书、维修发票等证据;再准备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如赔偿修车费、车辆贬值损失等)及事实理由;向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基层法院提交材料。法院受理后安排开庭,双方陈述辩论,法院判决,不服可上诉,全程要依法进行。

  • 车辆保全交警会通知吗

    1206人阅读

    车辆保全时交警通常会通知车辆所有人或相关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交警有责任告知当事人车辆被保全情况,保障其知情权。通知分书面和口头,书面通知法律效力高,口头用于紧急情况。因多种因素影响,通知方式和时间各地或有不同。如有疑问,可咨询律师或当地交警部门了解详情。

  • 车祸诉讼有效期是多少

    1956人阅读

    车祸诉讼有效期相关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另有规定依规定。超20年一般法院不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车祸诉讼要注意时效起算点和期限,及时行使权利。

  • 交通事故被告要请律师吗

    1291人阅读

    交通事故被告是否请律师需依具体情况而定。若对法律程序和证据不熟悉,聘请律师可帮忙收集证据、应对诉求及法庭辩论,有效维护权益。若自身有法律知识、能梳理案件事实与法律关系,也可自行应对。复杂法律问题或重大赔偿案件中,律师能保障权益、防不利后果。总之,要综合自身及案件复杂程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