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不强制要求公证。公证并非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生效的必备条件。只要离婚协议书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离婚事宜与财产分割以及支付抚养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尽管这些方面对于夫妻共同关系的结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支付抚养费却是难以避免的义务。离婚之后,如某一方承担起对子女的抚养责任,则另一方须承担相应的生活及教育支出的部分乃至全部费用,具体数额及支付时间需由双方协商达成共识。若未能就此问题达成共识,将提交至法院裁决。
离婚协议中对财产的分配,是需要严格执行的。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约定事项,所以双方都要按照协议条款,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遵守承诺,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但是,如果因为欺诈、胁迫等不当行为,导致协议签署过程中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要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中涉及的财产分配部分。
根据协议,离婚时双方明确表示没有共有财产和未清偿的共同债务。那么在离婚程序结束后,就无需再分割和承担这些财产和债务了。但要注意,这种约定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且不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比如在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下,如果债权人不知道这个约定,还是可以根据法律向夫妻双方主张应有的权益。
当两个人准备离婚时,他们会先商量好财产怎么分,比如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对方的,有没有共同财产等等。如果双方都很清楚,也都同意,那就可以在协议里写清楚,双方没有共同财产。这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有一方故意不说或者偷偷转移财产,被对方发现了,那对方就可以通过法律,要求重新分这些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