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合同解除的形式有哪些合同又称契约,是平等主体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
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订立同的目的,在于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规范商品交换过程。所以,各国的合同立法均从鼓励商品交易,稳定交易秩序的目的出发,规定
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应是完全的、适时的。对依法成立并生效的合同,不容许随意的变更和解除以保护交易的安全。但是,客观情况的千变万化,有时会超出人们的合理预知,当事人
履行合同行为的多变性,以及这种种变化对合同的履行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使有些合同的履行变为不可能或已无意义。所以各国的
合同法在坚持维护
合同效力的前提下,也都相应的考虑到了上述因素,规定了在一定的情况下,准许
解除合同,并就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做出相应的规定。一般来讲,导致
合同的解除是由于
不可抗力的发生或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合同的解除形式又分为
法定解除、
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法定解除是由于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前,发生了法律所规定的事由,当事人依法行使解除权以解除合同。协议解除是当事人在合同尚未完全履行完毕之前,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解除达成了一致的合意以解除合同。而合同的约定解除则是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就解除合同的条件与情况做出约定,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之前,一旦出现合同所约定的事由或情况,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使解除权来解除合同。二、合同解除有哪些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后
债权债务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
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
赔偿损失。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状态,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是指什么类型的合同,是
买卖合同,还是
租赁合同或者
服务合同。合同性质不同,其
处理方式不同。所谓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恢复原状还包括:(一)返还财产所产生的
孳息;(二)支付一方在财产占有期间为维护该财产所花费的必要费用。(三)因返还财产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
违约金、赔偿损失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