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综上所述,公民的利益被政府部门侵害的,公民可以发起行政诉讼,如果案件被发回重审,在二审程序中,被告要准备一份答辩状,格式上在开头写清答辩人信息、正文重点针对员工的起诉展开答辩,并用充足的事实和理由支撑辩护观点。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一审被驳回二审上诉发回重审情形包括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违反办案程序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等,这种情况下,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上诉,上级法院经过审理,如果做出发回重审的决定,原来审理案件的法院就应当启动再审程序。
起诉被驳回后,原告可重新申请。当原告满足起诉条件,如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主张及事实真实具体,且案件属于法院民事诉讼范畴并受立案法院管辖时,法院将受理。
对于原判决事实错误或者事实不清二审程序给予当事人进一步证明事实的机会和可能二审法院首先会竭尽己力进行调查以便查清事实弥补原判决认定事实不当之处轻易不会做发回重审处理面对与一审程序违法,二审法院无弥补和纠正的可能,只要程序不符合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即会发回重审,这是程序公正概念在现代民商事件审判中的体现。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