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挪用公款罪的情况下,对于一名被认定为从犯者,量刑应依据多种因素,包括其所参与的犯罪行为以及该人在整个共同犯罪中所发挥的作用,综合全面客观地予以裁定。
通常而言,从犯是指那些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发挥次要或从属作用的犯罪嫌疑人。
在此类案件中的量刑原则,应当以轻判、减刑甚至不受刑罚为主要目标。
在实际量刑阶段,法庭不仅需要考虑到挪用公款的金额大小以及用途,还需评估这笔款项是否已被归还、对社会造成的损害程度等等因素。
若从犯本身的参与程度较低、积极主动地承认罪行并表示悔过、尽最大努力退回赃物等表现良好的行为,可能会得到较为轻微的惩罚。
然而,如若挪用公款的数额巨大且未予归还,或者用于非法活动等严重情节,即便属于从犯,也有可能面临较为严厉的刑罚。
总的来说,最终的判决结果需要全面结合所有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后才能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