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诉讼仲裁专题 > 判决执行专题 > 判决生效后多久强制执行成功

判决生效后多久强制执行成功

判决生效后多久强制执行成功
不管是民事审判还是刑事审判,在审核活动的最后都会宣读判决书,案件最后流程就是依据判决执行。对于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如果当事人不服,那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但有能力而拒不依据法院判决、裁定执行,可能会强制执行,甚至还可能触犯刑法。根据《刑法》第313条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4-09-27 16:21:11 已帮助2649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判决生效后多久强制执行成功
在法律判决生效之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定时效一般设定为自裁判文书作出之日起两年之内。
然而,究竟多久能够实现强制执行的目的却是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因为这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例如,倘若被执行人手头拥有充足数量的可供处置之财产,且愿意积极配合整个执行步骤,那么执行工作或许能迅速取得成效。
然而,如若被执行人故意隐瞒或试图转移其名下的资产,或是他所拥有的财产情况错综复杂,需要进行繁琐的评估、拍卖以及其他相关程序,那么执行所需耗费的时间便将会相应地增加。
当法院正式受理了强制执行请求之后,将会按照现行法律法规,采取诸如查询、冻结、划转被执行人账户中的资金,或者查封、扣押、出售、变卖被执行人所有的财产等强制手段。
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种种阻挠与困境,包括被执行人物品下落不明、案外人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提出执行异议等等,以上种种都可能对执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执行进度和最终结果。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