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对于违约金的额度,通常须由合同双方共同商议并达成一致意见。
然而,实践中我们必须认识到,违约金的设定并不能远远超过违约所导致的实际损失。
一般来说,其应限制在违约损失额的30%以下。
若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违约金的约定过高或是过低,那么他们将有权利向法庭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调整申请,以期获得更为合理的裁决结果。
在评估违约金是否过高这一问题上,法院或仲裁机构将会全面考虑合同的履行状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
当违约行为并未给对方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时,过高的违约金很可能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和支持。
值得强调的是,每一起事例的具体分析情形都会因其本身的独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具体的判定标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