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经济犯罪辩护专题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走私怎么判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走私怎么判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走私怎么判
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2024-08-14 16:51:28 已帮助1915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走私怎么判
在缺乏明知故犯意向的情况下,牵涉到的走私行为通常无法定义为走私犯罪。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行为必须要有主观上的故意作为前提条件。但是,对于“无知”的评鉴常常会出现复杂纷繁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有关部门会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当事人是否真正处于无意识状态。这些因素包括,参加人员的认知水平、所获取的相关信息以及从中获得的利益等等。假如最终证实当事人确实没有预见性,他们便不应承受刑事惩罚。然而,如果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当事人本应该或完全有能力了解相关事实,那么他们仍然可能被判定为具有走私的主观故意,进而面临刑事制裁。具体的处罚力度将依据走私的物品种类、数量和金额等具体情节而定。对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且偷逃应缴税额较大者,或者在一年内曾经因走私行为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此类行为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要附加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若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涉及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须支付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至于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涉及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支付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查看更多
信得过的好律师 包同贺律师擅长:债权债务、刑事辩护、交通事故
咨询律师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包同贺律师

帮助人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