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受贿罪既遂与未遂应关注贿赂是否到手。受贿分承诺、接收及获益三环节,接收是追求的直接结果,到手即达犯罪目的,构成既遂。法律规定受贿需行为与故意,谋利成功与否不影响既遂。贿赂到手与否也适用于索贿未遂情形,未得贿赂即未达目的,符合未遂要件。
区分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从贿赂是否到手为界。其理由是:首先,受贿犯罪可分承诺受贿、接受贿赂、行为人谋取了某种利益三个阶段。承诺属犯意表示,为行贿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的交换条件,唯有接受并拿到贿赂,才是受贿人追求的直接结果。因此,受贿人收受了贿赂,即意味着实现了犯罪的目的,从而构成犯罪既遂。
区分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从贿赂是否到手为界。其理由是:受贿犯罪可分承诺受贿、接受贿赂、行为人谋取了某种利益三个阶段。即有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的行为和相应的故意。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认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房屋,即使产权没有登记过户,只要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该房屋的意思并实际控制了该房屋,就构成受贿罪的既遂。
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区别于既遂的根本特征,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未得逞主张构成要件说,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没有具备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为犯罪未遂;已经具备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为犯罪既遂。
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在于受贿人是否实际获得贿赂款物。若受贿人真正拿到财物,那么就构成受贿罪既遂;若因非主观原因没有得到财物,则视为未遂。例如,受贿人有受贿的意愿,对方也打算给财物,但因为客观原因财物没有交出去,这种可能构成受贿罪未遂。
受贿罪的既遂和未遂的界限主要看受贿人是否实际拿到了贿赂款物。要是受贿人实实在在地把财物收到手了,那就是既遂;要是因为一些非主观原因没能拿到财物,那就属于未遂。比如说,受贿人心里想收受贿赂,对方也打算给,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被别人发现了,或者钱没送出去,那这种情况可能就是未遂。
单位受贿罪的认定,关键在于受贿行为的完成程度以及单位获得的非法利益。 如果已经收受了赠品并提供了便利,或者受贿活动因故未能完成,都被视为未遂。 如果成功收受了财物并谋取了利益,那么就是既遂。 在司法实践中,区分既遂和未遂需要综合考虑受贿的进展情况、财物的收取以及利益的实现等多个因素。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