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涉及盗窃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通常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在3年内量刑,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惩罚方式;
然后是3年以上但低于10年的刑期;
最后则是10年以上的长期刑罚甚至可能导致终身监禁。具体而言,在盗窃公私财物的过程中,如果行为人所犯下的罪行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个人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那么他将会面临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而当犯罪情节较为严重时,例如盗窃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量刑将从3年以上提升到10年以下,并且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
至于那些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罪犯,他们的刑期将超过10年,甚至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没收财产。在所有情况下,“数额特别巨大”都是一个关键的衡量标准,即个人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这无疑将加重罪犯的刑责。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