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下,酒后驾车,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司机体内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了100毫克每毫升,那么这将被视为属于醉驾范畴。此项法律依据出自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质检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酒精含量标准》)当中的规定。
具体来说,这部法规明确规定:若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处于20毫克每百毫升以上但不足80毫克每百毫升之间时,便可被定性为饮酒驾车;当车辆驾驶员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每百毫升时,则将被认定为醉酒驾车。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