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罪行的犯罪主体资格广泛,以至于凡是能够满足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实施这一犯罪的主体。
然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作为公司或其他组织的单位并不被视为犯罪主体。
因此,我们无法对单位进行所谓的“诽谤”责任追究,而只能针对具体的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诽谤罪,是指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破坏他人的名誉声誉,且情节严重者。
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
而对于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则必须限制在尚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的范围内。
至于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它在违法程度上相较于诽谤犯罪行为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要轻微得多。
诽谤罪所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事实。
若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尽管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声誉,但却不足以构成诽谤罪。
然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便所述内容属实,只要是法律明令禁止公开宣传的,一旦公开便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声誉,同样可以构成名誉侵权。
甚至,叙述的事实越是真实,反而会加剧侵权的程度。
为了毁损他人名誉而揭露他人隐私,揭露得越逼真,其侵权性质就越恶劣。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