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出现迟到现象而对其工资进行逐分钟扣除这一行为,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是否具有合法性,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薪资福利管理的公平公正性,用人单位应当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出关于迟到情况下扣发职工工资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应的执行标准。
并且,针对此类重要条款,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必要的公示程序,向所有员工进行正式的宣传公告,以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最为关键的是,被扣的工资总额不能超过当月工资总价值的20%。
如果违反了上述任一一项条款,那么迟到时剝夺劳动者工资就是非法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