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柳、榆、槐等树种的树木经济补偿标准如下:
1.在土地租用的第1至第3年间,毁坏的树木每亩应补偿人民币6000元;在第4至第13年间,被毁坏的树木每亩应补偿12000到36000元不等;而对于超过14年、不满20年的树木,其每亩的补偿额度则应该是60000至80000元之间。
对于年限超过20年的树木,其平均每亩的补偿金额为32000元/年。
2.柞树林木补偿费的计算方式与其他树种不同。
在租用土地的前三年内,被毁坏的柞树每亩需要赔偿12000元。
然后从第四年开始,每增加一年则会提高180000-30000元不等的价格,一直到第20年为止。
排名第21名后,每年的平均赔偿金额将在44000至80000元之间。
然而,如果树木的使用寿命超过了51年,那么每亩的平均补偿金额将会下降至24000元/年。
3.红松作为一种珍惜的树种,其经济补偿也相应较高。
根据法律规定,在土地租用的头三年内,任何毁坏红松的行为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补偿。
具体来说,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时候,每亩的红松可能需要补偿12000元;到了第三年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棵树木的应得补偿金额会逐渐增加,在前20年中,受伤的每棵红松都可以得到由180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补偿;以第21年至40年为例,其每亩的均价将在56000至62000元之间浮动;而在树木使用寿命超过41年后,其每亩的平均成本将上升到16800元/年。
至此,树木使用寿命越久,其对应的价格也越高。
4.值得注意的是,落叶松是所有被提及的树种中,经济价值最高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租用土地的头三年内,任何毁坏落叶松的行为都会受到严重惩罚,且每棵树木的损失将达15万元/年。
然而,从第四年开始,每多一年,这项经济处罚金额将会大幅降低。
在树木生存20或更少年时,其应有的成本补偿约为18万元/年至25万元/年之间;随着树木生命力的加强,每年每平米的成本将会降至6万到13万元之间;但当树木的使用寿命超过51年后,其每平米的平均成本将降至11万元/年。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