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人民法院有权力判断该民间借贷合同为无效:
(1)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后,违法将其高息转贷予借款人;
同时,如果借款人在事先已经知晓或应该知晓这一情况的话;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向本单位职工集资获取的资金,再将其非法转贷给借款人从中谋取利益;
同样的,针对上述情况,借款人也必须是在事先已经得知或理应知道这件事情;
(3)出借人在事先已经了解或应当得知借款人正在将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时仍坚持提供贷款的;
(4)所签订的合同内容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道德规范的要求;
(5)其他任何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性强制规定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