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刑事处罚辩护专题 > 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处缓刑

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处缓刑

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处缓刑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个人或集体是需要依法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行为人应该接受何种处罚是由其自身的犯罪情节决定的。
2024-07-22 17:36:15 已帮助2650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处缓刑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若行为者被判处拘役或不超过三年的有期徒刑,且对应的案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所规定的全部四项条件,即可考虑赋予其缓刑的判决。
具体来说,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的明确规定,对于因违法行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同时符合下列所有条件,可对其判处缓刑:1.犯罪性质较轻;
2.具有较为深刻的后悔之意;
3.法律事务中不应当存在再次犯罪的风险;
4.法院作出缓刑判决后,此决定不会对其所居住的社会产生过度严重的负面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查看更多
信得过的好律师 包同贺律师擅长:债权债务、刑事辩护、交通事故
咨询律师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包同贺律师

帮助人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