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诉讼仲裁专题 > 判决执行专题 > 终结执行后可以恢复执行吗

终结执行后可以恢复执行吗

终结执行后可以恢复执行吗
不管是民事审判还是刑事审判,在审核活动的最后都会宣读判决书,案件最后流程就是依据判决执行。对于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如果当事人不服,那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但有能力而拒不依据法院判决、裁定执行,可能会强制执行,甚至还可能触犯刑法。根据《刑法》第313条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4-07-17 18:36:03 已帮助2496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终结执行后可以恢复执行吗
执行程序告一段落之后,执行行动便宣告终止不再继续推进。因此,原有的执行程序无法被重新启动,唯有在做出中止执行决定后方得继续推动执行。而执行终结,作为现行民事执行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诞生以及发展壮大,都是为了满足我国当前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份经由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权益都能够得到充分实现,换言之,也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够顺利执行完毕。这种现象并非法律或者司法存在缺陷,而是一种正常且不可避免的风险。为了更有效地达成民事执行工作的既定目标,对于那些无法继续进行或者已无必要继续执行的案件,我们有必要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第二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五十八条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