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定股票欺诈犯罪是否已经完成的处罚上,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如果被告采用股票这一媒介进行欺诈活动,并且欺诈所得金额较大,那么他就可以被视为诈骗罪的既遂者。
对待这类被告,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罚,同时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
其次,对于那些利用股票进行大规模的诈骗,且骗取巨额公共财富和私人财富的罪犯,他们将会面临略微加重的判刑,即从第二档的3到10年有期徒刑上升至第三档。
最后,当诈骗罪行的涉案金额特别庞大,犯罪行为极其恶劣时,其惩罚将更加严重,有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终身监禁,并且还会加上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的附加刑罚。
总的来说,针对不同的犯罪程度,给予相应程度的刑事责任和经济追偿,就是我们司法机构对待所有违反法律法规者所采取的公正裁判。《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