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公司经营专题 > 工商税务专题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按照国家规定,任何企业或个人要进行生产、经营、服务、零售等,都必须先到工商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办理完手续后,方可经营。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而其中,税务登记就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
2024-06-15 17:20:21 已帮助2621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精确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直接法来计算。
企业每年的收益总额在此方法下将被清洗出来,然后再去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类扣减项及至可用于抵补去年的亏损之后的剩余部分,这便是应纳税所得额了。
具体的演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益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类扣减项-去年的亏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间接法来求解。
在此方法之下,我们需要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准上,加上或减去按照税法明确规定的调整项目的金额,然后便能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至于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呢,则主要涵盖两大方向的内容:
第一种就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时所应予以调整的特定金额;
第二种则是企业依法根据税法规定准许扣除的各类税收金额。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