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暴力犯罪辩护专题 >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刑事犯罪领域,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抢劫罪通常表现在当场以强力或者恐吓瓦解被害人的抵抗并直接获取财物;
然而,敲诈勒索罪则普遍地通过某些威胁或要挟的策略来对被害人进行精神压迫,使得他们感到畏惧,进而违心献出自己的财务。
第二个差别在于,两种罪行胁迫被害人的手法和形式存在差异。
在抢劫罪中,胁迫手段仅仅包括动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他人,而且这样做必须是在现场直接实施。
然而,在敲诈勒索罪中,除上述影响力以外,更多地是借助挖掘私密,违造铜墙铁壁,污损声誉,毁坏财物以及阻碍权益行使等非武力手段来威慑被害人。
最后,两种罪行实施暴力和威胁行为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抢劫罪的主体实施暴力或威胁的初衷纯粹是为了获取财物,也就是说,他们会使用暴力行为使受害者不再抵抗或失去战斗能力,以便更容易地获取财物。
相比之下,敲诈勒索罪的主体实施暴力或威胁的主要目的是让受害者心理上产生恐惧,从而更好地掌控受害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两种罪行在实行暴力和实现财产获取方式方面也有着明显不同。
抢劫罪中,暴力程度往往相当高深,受害者要么已经遭受了现场的暴力施压,要么正处于随时可能受到暴力侵害的严重险境之中。
而在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所施行的暴力程度相对较低,往往通过非暴力手段操纵被害人的心理,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新修订:2024-06-02
i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查看更多
信得过的好律师 包同贺律师擅长:债权债务、刑事辩护、交通事故
咨询律师
更多
更多
包同贺律师

帮助人数: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