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房产纠纷专题 > 房屋租赁专题 > 怎样认定房屋租赁合同效力,法律上如何认定

怎样认定房屋租赁合同效力,法律上如何认定

律师的解析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之规定,来确定房屋租赁合同的有效性。
如若满足以下几项条件,则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为合理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
2、其意思表示真实并无瑕疵;
3、不违背合法的国家强制性规范以及社会公共道德秩序。
此外,《民法典》中的第七百零三条规定了,租赁合同乃是出租方将租赁物移交给承租方使用并从中获取收益,而承租方则需支付租金的一种合同关系
同时,第七百零四条也明确规定,租赁合同一般应当包含租赁物的名称、品种、规格、数量、使用年限、租金数额及支付方式与期限、租赁物维护保养等详细条款。《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最新修订:2024-05-04
i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查看更多
更多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