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医疗纠纷专题 > 医疗事故赔偿专题 >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都有哪些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都有哪些

在处理医疗事故赔偿方面,我们将根据以下各项条款与标准来进行核算及执行:
1.医疗费:依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而进行治疗所需支付的相关医疗费用为准,同时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支付决定;然而,并不包括任何原发性医疗费用。若在案件审理完毕之后,患者仍需继续接受治疗,则按照基本医疗费用为标准进行支付。
2.误工费:患者如有稳定收入来源,按其因误工导致的固定收入损失进行计算,对于收入水平较高超出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对象,赔付金额将按三倍标准计算;若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则直接参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的水平进行计价。
3.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医疗事故发生地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制定。
4.陪护费: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亲属或相关人员进行全程陪护的情况下,按照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的数额进行结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参考医疗事故发生地点居民的全年平均生活费用来计算,从评定伤残之日起一次性给予最长不超过三十年的赔偿;但是,对于年龄已达六十岁以上的公民,赔付期限最多不超过十五年;七十周岁以上的群体,赔付期限最多不超过五年。
6.残疾用具费:因受到伤残影响,需配置补偿功能性器具的患者,应凭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按照普及型器具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
7.丧葬费:依照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区的相关规定,按照丧葬费补助标准进行计算并支付。
8.被抚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因残疾导致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员在未丧失劳动能力之前,所实际抚养并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为限,按照他们的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测算。对于年龄未满十六周岁的子女,抚养责任要坚持到其年满十六周岁为止;对于年龄已满十六周岁但无法工作的人员,要承担二十年的抚养责任;但是,对于年满六十岁以上的人群,抚养责任最多不超过十五年;而对于七十周岁以上的人士,抚养责任最多不超过五年。
9.交通费:根据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实际必须的交通费用进行计算,并按照实际支出凭票予以报销。
10.住宿费:参照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区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进行计算并付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医疗事故发生地点居民的全年平均生活费用为基础进行计算。如果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年;若是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最新修订:2024-04-06
i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查看更多
更多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