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事故导致的人身损害,医院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对于用人单位内的员工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则需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侵权责任,同时用人单位享有追偿权,可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工作者进行追责。
若劳务派遣单位有任何过错存在,也需担负相应责任。
因此,当您因医疗事故遭受损失时,应针对医院寻求相关赔偿权益,而非为涉事医生争取权益,此方法不仅能更有效地维护您的权益,而且更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医院在诊断过程中有误,您又应该如何投诉呢?医院的误诊行为不当致使您在接受医疗服务时遭受了损害,您可以向医疗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尤其是对涉及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问题,您还应交付给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
另外,您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法院提起司法程序,请求法院裁决医疗损害赔偿事宜,并主张医疗机构承担相关责任。
只要经过法院审理后确定您确实是因医疗机构的误诊行为受到了损害,那么医疗机构就必须负起赔偿责任。
此外,如果您因医疗事故引发的纠纷涉及医生的责任方,一般而言,医生并不需要自己个人进行赔偿。
但若医生有重大过失或错误行为,医方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医生追回部分赔偿责任。
当情节较为严重时,该医生甚至可能面临医疗事故罪的指控,这都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责任承担的主体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该法典的规定,患者若在接受诊疗活动期间受到损害,且医疗机构或其内部医务人员对此存在过错,医方将承担赔偿责任。
而在致损发生之前,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及医疗措施。
若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项目,医务人员应该及时向患者阐明医疗风险及其他可能替代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他们明确的同意。
在此情况下,医务人员未能履行相应职责,导致患者遭受损失,医方则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另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达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适应的诊疗义务,从而使患者受到损害,医方同样需承担赔偿责任。《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